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吳熙娟老師敘事療法工作坊影片和 課堂筆記整理全

敘事療法工作坊視頻影片

敘事療法31影片


吳熙娟老師敘事療法工作坊 課堂筆記整理

敘事治療作為後現代心理諮詢與治療的重要方法,是心理諮詢師必備的武器之一。從2006年臺灣敘事治療大師吳熙琄老師,第一次通過“華夏心理教育中心”將敘事治療帶入大陸,短時間內敘事治療得到極大普及與推廣。





第一天課程
第一節 開場
吳熙娟老師的開場:
自己從臺灣坐飛機來的。大家都是怎麼來的?
第一,從東北坐火車來的。對課程有很大的期待而來?吳老師問——帶著這種期待的感覺而坐火車來,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第二,引導大家看看自己的小牌牌,上面有小朋友自己畫的圖。引導大家感受小朋友愛的能量在房間的流動。(很細微)
第三,十三個小時武漢而來,一定非常辛苦。
第四,瞭解“新鄉”的位置——自己去看地圖。坐火車睡覺,睡的還好吧?
第五,坐火車來,辛苦了,辛苦了,謝謝你的到來。
通過這個簡單的互動,感覺吳老師特別的體貼,熙娟老師和每個人的互動,幾乎對每個人都表示了好奇、感謝、陪伴。
敘事非常珍惜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寶貴的。講課不是分享理論與技術,也不是分享自己故事,而是讓大家每個人講故事。每個人自己的一個人故事是單薄的,大家從祖國各地來,彙集不同能量,這非常寶貴,這些故事的彙集,就會使故事豐厚起來。
52個小時火車。哇,中國真的還大啊!
現場的突然發生了問題——“燈也有一些故事吧!”熙娟老師應付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非常好,抓住了這個突發事件的敘事點。
上課需要花、蠟燭、音樂,這樣做:
第一,年輕的時候,拼命學習,但後來發現要照顧自己。
第二,花對連接諮詢師與來訪者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音樂起到放鬆身心的作用。
第四,蠟燭——桔子味道,腦筋清楚、放鬆。
花:帶給人溫暖,美好的感覺,可以用來建立關係,也可以將身體也帶入進來
蠟燭用純精油,好的蠟燭會讓人舒服.老師的蠟燭是桔子味,可以讓人腦筋清楚.
課程內容安排:
第一,哲學觀——理論。
第二,現場諮詢與案例督導。
第三,敘事技巧與指導。
第四,總結。
上課需要放鬆。太累可以睡一覺、饑餓就吃東西。睡和吃代表著對自己的照顧。
熙娟老師:上課累了的話可以睡著,有的學生睡著了會打呼,大家會想笑,等這個學生睡飽了起來,才更有精神。還喜歡看學生吃東西,有的學生上課前沒吃東西,好不容易買了吃的上課前總可以吃了.沒吃飯血糖會很低,吃代表他會照顧自己,對他有幫助.
 


第二節 三個個案導入
第一個故事的分享:
社區義工幫助一位15~18歲遇到性侵犯的女孩子時不知道如何進行處理。這位女孩子和別人講話笑時,就會漏尿。精神科醫生無能為力。
吳老師:
第一,有沒有察覺到在什麼情況會漏尿?如果有漏尿的情況,有沒有辦法來減輕?去疾病化。
敘事非常重視細節——思考一下肌肉是如何來工作的?
第二,如果這個問題實在沒有辦法解決,可不可以思考如何和這個問題一起相處?讓衛生巾來幫忙。
不將漏尿當作問題,而是接受——解決不了問題,這輩子需要衛生巾做陪伴。
這樣做的效果——來訪者可以笑了。這樣這位女孩子內心不再焦慮。
敘事可以陪伴人們看到自己以前沒有意識到的自己資源。敘事會讓我們思考:這個問題自己的內心資源如何來解決。這樣看,會讓自己生命產生新的意義。
第二個個案分享:
聽到別人咳嗽、生病非常不舒服。自己理智知道不應該,但克制不住自己。
好奇的態度——別人的咳嗽時,感覺是什麼?別人什麼情況下感覺比較舒服——別人健健康康。吳老師感覺到“健健康康”的背後有故事。這是一位獨生女,她爸爸晚上咳嗽,她指責。爸爸一個月後去世了。十幾年一直沒有機會說再見。
如果有機會說再見,會說出自己的無限思念。
“愛爸爸”會如何表現來——講自己和爸爸玩的。
見證——邀請去世的爸爸如何來幫助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以爸爸的視角,突然感受到——自己被創傷困住了,以平靜的心來面對咳嗽。
外化——咳嗽奪走了你爸爸的生命。
學敘事先要用心去體會,有感受就容易理解理論與技術。
第三個故事:熙娟老師第一次親爸爸。
將內心的溫暖,用肢體的動作表,而不是單純用語言達出來,傳遞出來,讓家庭、世間充滿溫暖。
突破自己,嘗試把自己內心真誠,不敢表達的表達出來。
第三節 敘事治療的哲學思想
敘事治療的哲學思想:
第一:反思自己是否帶著社會規定的模式來看問題——社會文化規定了什麼是好、壞:
什麼樣的表現是好學生、好妻子、好員工……
個案:孩子遭受家庭暴力。小孩子在13歲自己搬出去住。他上學經常睡過頭,遲到。
老師指責、媽媽也埋怨。
吳老師——小孩子這麼大的年紀就能獨立,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表現。起不了床——家暴的孩子晚上睡覺是否容易?這不是一個遲不遲到,而是一個想辦法活下來的孩子。
孩子不是問題的孩子,而是渴望愛的孩子——但愛不是縱容,用愛幫助孩子正常健康成長。沒有愛,行動就是困難的。
媽媽也不簡單,看起來她在建構一個另類的家,很不容易。
局外人見證團體——在場20多位媽媽、爸爸擁抱、支持這位媽媽,讓這位媽媽得到滋養,這位媽媽內心也充滿了力量。不是將這個家庭看到問題家庭,而是看到這位媽媽不簡單。
正常與不正常,
第二,內在對話,是外在的環境對自己施加了強大的影響、控制。
解構——
我們通常是被主流文化要求去做事情。這會扼殺個人的獨特性與獨立性。通過“解構”我們看到自己的不簡單,將問題“外化”,不被問題困住。
今天的麥克風很活潑,它有一些表達。現場的應變能力。
解構——他對醫院很不感冒:我聽到了你的內心對他的關心和愛。
解構——老人用了拐杖行走:接受拐杖的説明,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解構——命苦的人,應對生命的困難,超過了自己的教科書對自己的教育。
解構:讓人們從自己的不足、甚至失敗看到自己的寶貴、看到自己的能力。這是敘事細膩的之處。
諮詢師不專家,而是陪伴者。
通過解構來觸動內心、碰觸自己沒有表達的故事。
不跟著問題走,而是通過陪伴,一定要找到其自身的寶貴。
每個人都一定有自己的寶貴之處,來應對自己的生活。
如果諮詢進行診斷的話,將人物化。是非人道的。
人不等於問題,問題才是問題。將問題外化——抑鬱是如何影響他的?他是如何面對的抑鬱的?
敘事也可以用來進行對自殺的危機干預
眼睛不看諮詢師——接納不敢看:可以用如果看的話有什麼樣的不舒服?如果舒服的方式是什麼?貼近
謝謝你告訴。什麼樣的眼神讓你感覺比較好?
不敢看,也是被接納的。如果是
看表的意義——如何表達是自在的。
各位學習老師對課堂內容的獨特感受
遠方:敘事如此的親和,沒太多費解的理論,是可親近的,不像精分,高居廟堂之上
真誠的接納與包容,平和得令人感動
做好了自己才是愛自己,才有能力愛他人
清水:愛和包容,接納求助者的不完美,找到求助者身上的閃光點,這個是我收穫最大的。
敘事療法是這麼的貼近生活,這個也很好。
老師很真誠,分享自己的故事,傾聽別人的故事,愛自己,愛別人,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
老師的這個課,也讓我體驗到了如何做個理解學生的好老師,比如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吃東西,認為這個孩子是更好的照顧到了身體。這個很讓人感動,還有那個體諒母親的孩子,老師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最寶貴的力量,這個也很讓我感動。
銀色月光:吳熙娟老師不把自己當專家,尊重來訪者的生命。她很有親和力,包容加理解加好奇
待待:解構問題,做到這個挺難的
明媚:1、看到所有消積背後的積極意義接納來訪者
2、接納來訪者,3、 不跟問題走
是大愛,包容,接納
清茶:老師的語言,姿態很好。過程中運用尊重,共情,比較多,多看問題的積極面,相信來訪者本身是解決問題的主人。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飛行:盡可能的發現積極面。這是我對解狗的理解
老師很具人格魅力
雪蕊:吳熙娟首先成長好了自己,用鮮花、蠟燭和音樂陪伴自己,她首先接納和愛自己,然後包容、接納了別人,甚至一切
今天的課程我學到了愛,包容,接納,去問題化,印象最深刻的是讓來訪者怎麼舒服怎麼做
陪伴是個很好的概念
記得前段聽有個老師講案例,當諮客不願意看他時,他厲聲提醒:“看著我的眼睛”,汗
陽光燦爛:這種解構,不同的看問題的方式讓人眼前一新,給人新的不一樣的視角。貼近人的生命,欣賞每一個人的生命故事,縱使這個人再卑賤,欣賞每一個生命的精彩,縱使這個生命在別人看到如此的不堪。
度心:老師接納求助者,尊重每一個生命,平和,去看到問題的積極面
心悅:敘事中的陪伴、外化、解構,讓人看到自己的力量,這些積極的方面是我收穫的地方,讓我變得有力量。
這個講座以前我聽過,這次聽又有了新的感覺。
jinzi:除了愛,包容,接納之外,更像一面鏡子,讓人看到自己看不到的東西。
溫暖:敘事,對於分裂地看問題看人,是有幫助的,多看看每個人積極的好的一面,分裂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接納每個人,把人與事問題分開。
把敘事生活化,其時,我們的生活是可以敘事地生活的。多看看狗身上非狗的部分
海上雲樓:外化、物化、去專家化、解構,人不是問題,問題才是問題。
真水無香(63848205)說:敘事治療強調尊重、瞭解個案的生命故事,諮商師與個案之間是一種合作的治療關係,諮商師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專家”,諮商師的責任是去塑造尊重、透明與好奇的諮商環境,好讓諮商師進入個案生命,與個案一起“共構”新的生命故事。
用“欣賞”、“好奇”的眼光去“看”個案的生命,諮商師是用你的靈魂,進入到另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以一種專注凝神的態度傾聽個案生命,甚至到如癡如醉的地步,如同欣賞一幅最美麗的畫般。
薛非:上熙娟老師的課累了可以睡餓了可以吃東西,很被觸動,感覺熙娟老師擁有大海般的胸襟和愛 (22:11:42)
獨舞:我喜歡吳老師的聲音,溫柔親切,充滿母性 (22:16:12)
豆豆:陪伴也是一種力量 人本身就是立體的 有陰影的地方一定會有亮光
煙雨江南:放空自己,帶著敬畏和尊重去貼近生命。不管什麼樣的故事,都能找到支線故事並加以豐厚,找出正面的力量。讓愛,包容,尊重,融化創傷
七十三:敘事很細膩。做諮詢細膩一些。
童年的創傷可能需要一輩子來療傷。
跟個案學習:多元化自己的工作,不是跟著課本、教材教的內容學習。
個案生氣了:
早先:很害怕。
後來:謝謝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生氣了以後,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第三,主流知識即權力。
一般的來說,社會主流,周圍的人對我們的影響是正向的,但往往也會受到一些不理解與
熙娟老師自己可以在大學做教授享受很安逸的生活。但選擇了“解構”的生活、怪怪的生活,這種價值觀與周圍的人——自己的父親、自己的同事,甚至學生,不太一樣。不遵循“主流”價值取向,不傷害別人,就是可以理解的、接受的。
當來訪者講自己不一樣時——諮詢師:你如何想到這樣來生活的?這樣的生活帶給你什麼不同的感受?
考40分的孩子——太棒了!這個孩子在學習什麼是失敗、什麼是挫折,如何來應對失敗和挫折。
敘事的哲學觀小結:
(1)科學的分類制定了何者為正常,何者為非正常。
(2)人們透過內化後對自己的瞭解與定義是來自外在文化的規範/科學的分類。
內化後的個人對話是一種來自外界對自我的控制.
(3)系統化的理論是一種社會控制, 因為它將人們變成物品
(4)當知識長期的實施變成唯一的真理 [主流知識] 時它便成為權力 [power]
(5)自我的塑造往往會變成是知識真理的壓制而不自覺
(6)世俗/文化的知識是主流的﹐是一種有權力的技術
(7)替代的/地方性的知識通常是被否定的,非主流的,沒有權力的
第四節 現場個案示範
熙娟老師請大家尊重故事,認真傾聽,不要交談。如果有內容想發表請記錄下來,結束後再交流。
外化:“人不等於問題”
第一,聽個人內心內在的願望是什麼?
第二,聽社會文化主流的思想如何影響了個人?
第三,諮詢師如何外化問題、解構問題。
外化,人不等於問題。仔細聽著故事解構,而不帶很多的假設。當她來談的時候會談問題的自我,對問題有許多認同。她比較渴望的故事是什麼,她所渴望的自我是什麼。
討論與練習:小組成員有一個人是從來訪者的角度去聽,嘗試如果你是來訪者——
在這個訪問裡面,你會感受到什麼?
如果從主流的文化去看來訪者可以看到什麼?
當你用地方性知識去看來訪者的故事又會看到什麼?
在她的故事裡,最辛苦的地方在哪裡?
還可以對她好奇什麼,訪問什麼
當她談問題的故事,可以有一些問題的自我認同。敘事希望通過不同的哲學觀、敘事技巧,看到她渴望的自我認同是什麼?
(尊重來訪者,故將諮詢過程省略),以下是熙娟老師諮詢的步驟及問話的簡要整理:
第一:沒有關係。我們可以慢慢來。
第二:上次工作坊的觸動是什麼?
第三:好奇——抓住“苛求”。這樣的“苛求”是怎麼來的?(外化的技巧)
第四:痛在哪裡?
第五:妹妹被送走了,是哪個年紀?——七、八歲的小女孩,是如何想到要照顧自己的媽媽?最不容易的走的歷程在哪裡?小小的年紀的你是如何想到要做為女孩子爭氣——對媽媽無限的愛。
第六:從媽媽身上感受到什麼的力量?
第七:解放的問題——和母親不一樣的生活。過“藝術般”的生活具體內容。
這個轉折如何開始。這個問題很巧妙的!如何
第八:多講一些感謝父親的內容。可憐父親。
第九: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的對話
第十:現在新的感受——接納爸爸、接納自己、接納別人。這樣的體會,如何運用在生活中。“慈悲心”——寬恕了別人,是在解脫自己。
第十一,“感恩的心”與“藝術的生活”相結合。
結束——感受如何,帶走什麼?
其它精彩點評:爸爸身上好的地方才行,看到爸爸其實是愛她的,爸爸也有他的不容易與不完美。他已經盡力了,他也不容易了,他表達出來的愛不是我們想要的,但是,卻是他自己能做到的最大努力。
同母親的探討——學習會了忍耐。
同父親的探討——與其他人相處、或丈夫相處
溫暖:
我感覺,這個個案主要的痛苦來自關係
用家排會更好地處理
不過敘事在這裡有一點做得很好,就是找到父親愛她的表現,
她對父親是反向認同的
她否定,全部否定了父親,其實她自己身上好多優點也來自父親,父親也是愛她的,只是方式不是她想要的理想那樣。
對,讓她表達出對父親的不滿意,怨恨,
找到他們身上的優點,放棄用完美的標準,自己現在的標準對他們的束縛
對你要求別人,要求父母的束縛。不過內心還是痛苦的,想到童年還是會悲傷。
還需要繼續豐厚,找到父母身上的閃光
敘事可以做為諮詢的大的原則與框架。尤其是對於一些傷痛的 意義,的處理,化解二元論,尊重個案的力量,相信個案的力量,這是敘事非常重要的原則
清茶:
她一直在很理智的意識層面和老師對話。總感覺這個個案說話一直很理智,沒有釋放自己一直以來被壓抑的情緒
我感覺先讓來訪者發洩一下情緒,然後再去解決問題比較好
豆豆:
整個過程下來 來訪者得到了包容和愛 可是我覺得心中她壓抑的對父母和妹妹的憤怒並沒有得到有力的排遣
愛有很多的方式 有時候不是別人不愛 而是沒有用自己想要的那種方式去愛
在過程中來訪者從一開始說父親不愛自己 到後來說父親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去愛 我覺得是個突破 開始立體的看待父親不再是單純的恨和愛 這樣既能更好的接納父親 又能夠為自己的憤怒找一個出口 而且恨父親其實是可以的可以被接納的
我覺得敘事可以為諮詢營造一個特別溫暖的環境
來訪者已經擁有了意識層面的量化和接納 再走就是行動的力量吧
清水:
父母是天賦角色,我們小的時候,沒有父母培訓班,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做是對的,怎麼做才不是傷害了孩子,傷害很神奇,幾乎也遺傳一樣。他父親給她的傷害,也可能是上一代的爺爺奶奶也傷害過他,以同樣的方式他又傷害了他的女兒
對,做個家排對這個求助者很有用,她最終會知道癥結在哪裡的,是從哪裡開始的,並且如何結束它。要不然痛苦還會延續。
敘事我第一次接觸,感覺也不錯,能幫助求助者整理自己以往沒有關注或者在意的情緒,能正面的看待具體的問題。我感覺有點像意向對話裡的改變元意向
飛行:
其實無論父母怎麼做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傷害,重要的是孩子如何加工父母的表達方式
 心悅:這個個案吸引我地方:一熙娟老師和來訪者之間互相貼得很近的、帶有情感又細膩語言,如藝術般的生活;在這樣的語言中不斷豐厚故事,讓人有好多的觸動。二是敘事的陪伴、尊重、接納、好奇、、珍惜的態度,讓個案不斷地看到自己的力量,積極地把過去、現在、末來相聯結,珍愛當下。
老師把苛求和不滿意用外化的語言表達出來,
不一定要找父母的閃光點,主要是來訪者如何加工她的父母。
陽光燦爛:
個案在內心一開始就在渴望別人的愛,尤其渴望父愛,在老師的引導中發現了內在的愛的力量,及愛的來源,轉折也在此開始。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想過的生活生活,我們是自由的,沒有人可以限制我們除了我們自己。當我們打開這一層的時候藝術的生活從此開始。力量就此產生。
當你這個樣子時會帶給你什麼不一樣的東西?當你帶著這種體會的時候你會有什麼不一樣的?
我要堅強,我要正直,我要包容,我要……我不能做到這些,所以我不能接納別人,不能接納自己。
心如靜水:父母給了他上進的動力
紫璿:
這個諮詢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諮詢師的敘事治療方法不斷往前推進,也激發了來訪者的部分自我治療的力量。
薛非:
因為我們內心有問題,所以我們常常是看到問題的,解構也是需要很大的心理能量的,內心變得博大了,那些限制人的主流價值觀才可以被打破,才可以容易看到他人的閃光點

溫暖:
重寫,豐厚,其實是重寫新的意象,豐厚新的意象。

熙娟老師現場的點評:
第一,不要擔心來訪者的想法和情緒。不斷的去問問題,看到來訪者自己內心想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望。
第二,敘事——人們內心有很多故事,氛圍安全的、溫暖的話,自然而然就會流露出來。
第三,通過事件,看事件背後,個案內心真正的渴望——對成長的渴望、對關係的渴望……看不到自己要什麼就會痛苦,就失去生命的意義。
說了一大堆問題,不要著急,內心的渴望就自然而然的浮現。
第四,如何貼近來訪者?
①從語言上來貼近——圍繞著“觸動”往下走、不放過“藝術般”生活的點。不斷的深入探索,豐厚起來新的體驗。
②抓住“重點”——貼近生命的脈絡。人生的不同階段的不同的主題。
再也不作朋友了,感受是什麼?——珍惜大學生活的情感。根據“生命的脈絡”這思想問:如何走大學以後的生活?
在你的生命這個階段,照顧媽媽而擔心自己的
不同的生命階段,有不同的主題。有的時候,來訪者因為沒有認清或迷失而沒有思考這個主題。這個主題是來訪者自己確定,無論確定為什麼,都需要得到尊重。
第五,敘事治療如何結束?
相信來訪者有自己的方式往下走。和來訪者探討,詢問是否願意下次再來。
這兩次在未來會如何來陪伴你去走過生命的路程?有需要可以來。
敘事不規定也沒有次數的考慮與限制。一切以來訪者的需要為主。
熙娟老師敘事治療,90分鐘一次治療。
第六,敘事治療的物件:
敘事可以治療促使、家暴、性侵犯,創傷治療可以使用。
焦慮症、抑鬱症等各種神經症都可以用。
精神分裂症狀、多動症狀——在個別的團體也使用。
敘事是一種態度,通過敘事關懷自己也關懷了來訪者。
後現代解構主義:如何在苦難生活中創造出意義。如何講話,如何敘事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講故事,決定了意義。
第二天課程
第一節 開場——熱身的練習
熙娟老師請大家交流兩個問題:
第一,我這個人最難得的地方在哪裡?
第二,來到這個工作坊內心最大的渴望與期待是什麼?
各位老師的分享——
清水:
我最難得的地方是真誠。
來到這個地方最渴望的期待是能瞭解什麼叫做敘事療法,以及敘事療法在實踐中的應用
待待:我比較強的適應力和對周圍環境的包容是我難得的地方
期待自我成長
趙英姿:
我最難得的地方是善良,歷經挫折和打擊,仍然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好人
最大的渴望是能學會敘事療
jinzi:
我覺得最難得的地方是忍讓,渴望和期待是能瞭解敘事,在實踐中如何運用。
飛行:
能勇敢的突破自己是我比較難的的地方。學習的目的是想獲得自我成長
遠方:
我最難得的地方是堅持,來這裡最渴望的是學習,這兩天的學習體會很深,瞭解敘事就是體會別人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寶貴的。
清茶:
我最難得的地方是有一顆善良的心,樂於助人,所以今天來這裡也是為了多學些東西以充實自己,從而更好的幫助人
豆豆:
我最難得的地方就是二。來這裡最大的渴望是讓生活豐富起來
雲仙:
我覺得最難得的地方是一直追求自我成長,懂得愛自己,珍惜自己,心靈的自由
煙雨江南:
1、自己最難的:不管自己身體健康方面遇到什麼困難,總能夠堅持走下去。我的堅持讓我成為現在的自己。
2、在假期裡,足不出戶,還能聽到這樣精彩的課程,非常感謝73老師,這是龍年大吉的具體體現。渴望通過這次學習更加熟練地掌握敘事療法
陽光燦爛:
我最難得的是遇到問題會去面對,耐力足,越艱難我會越堅強,韌性好,有膽子比較大。容易相信人,咱真的是有“我好,你好,大家好”這樣的心理地位,朋友多,交往深,愛學習,難聽的話都可以聽下,與人爭執說完了就完了,很好,很好,自我陶醉下。期待有更多的收穫,更好的成長
放下:
我最難得的地方是自己有一顆善良的心,從未想過欺騙或撒謊,雖然年齡比較大了,也還想著學點什麼,喜歡貨到了學到老這句話。
紫璿:
我認為自己的優點是真誠、善良、理解他人,到這兒來的目的是多學技術充實自己,提高水準。
田田:
我最難得的是善良。在兒子最困難的時期相信他,鼓勵他,
心悅:
我最難得的地方是自己一直能夠執著地學習和成長。在生活中能夠很堅強和執著,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在這裡最大的渴望是進一步學習敘事的療法,把以前囫圇吞棗瞭解到的敘事知識進一步消化和提升。
薛非:
最難得的是想要更清楚的活著,最渴望的是感受一下敘事治療
studying:
最難得的是不迷信權威,善於思考學習整合
七十三:
第一,我這個最難得地方就是——比較善於學習。通過各種學習,得到了極大的成長。
第二,最大的渴望與期待:;掌握和消化敘事的治療方法,並知道如何在實踐中熟練運用。
第二節 現場案例督導一
一、聽督導前,熙娟老師的溫馨提示:
第一,感受最深刻的一段是什麼?即哪點觸動最深。
第二,談話中哪個地方體現了敘事的什麼精神?
二、督導過程與內容(略)
三、督導點評和及精彩內容整理
1、如何成為優秀諮詢師?
我們都是普通的人,我們經歷的不同。如何面對經歷,並且從經歷中學習到什麼,是最重要的。
發生在課本上和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的親人身上是不一樣的。
所以,遇到任何問題,都不要著急,而是感受經歷。正確的面對
其次,找一個好的督導。督導來陪伴。
2、
第一,傾聽和尊重。熙娟老師傾聽耐心極大,這種傾聽也是尊重的。
第二,貼近來訪者,
3、
諮詢師要學會照顧自己,特別是自己的身體。照顧好身體,心理才能有安定的場所所在。
愛自己不代表著自私。愛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愛別人。
4、
好奇:去掉來訪者的羞恥心,知道自己是重要的、寶貴的,知道自己並不是可恥的。
好奇是把諮詢師自己的主觀價值放在一邊,
好奇對來訪者感興趣,同時也會對自己感興趣。好奇自己,欣賞自己,好奇別人,欣賞別人。
進入自己,帶來希望。
跟著來訪者走,然後跟著脈絡走,知道
找到了力量,問題如何解決?——帶著新力量與體會,我們如何面對挑戰與困難?敘事最後的訪問一定要遷移,沒有遷移沒有完整性。
每個人都是自己問題的專家,敘事就是陪伴來訪者找回自己的力量
5、
建立關係——尊重、接納、微笑、傾聽。
敘事治療要求諮詢師必須很專心。要照顧好自己,要睡好覺,只有這樣才能投入到敘事很細膩的工作中。
6、
好的提問,帶來無限的可能。而壞的提問,而進一步陷入問題或麻煩之中。
夫妻之間的任何互動,諮詢師要用自己的耳朵都要聽出“愛”的味道——從食物到吵架。
見證人技術——任何能增強來訪者內心的力量人都可以請出來。從去世的人到小孩子都可以。
去世的人作為見證人,經常會讓來訪者哭泣。去世了,人雖然不在,但其影響仍然存在,而且影響可能巨大!
7、
“看不起在哪裡?”老奸巨猾的問題。
從道德或倫理的角度來看,會讓我們感覺不應該。
從敘事的角度來看,一位女孩子愛上有婦之夫,愛在哪裡?瘋狂的愛在哪裡?對方那麼瘋狂,到底為什麼而狂?是否曾經過這種瘋狂?
瘋狂的愛的可能——
①曾經愛過,但不夠瘋狂,從創傷中可能吸取到教訓——只有瘋了愛,才能得到。
②結過婚的男人的魅力。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可能帶來哪方面的滿足?
③父親可能木頭,影響了自己正常的與男人相處。
總之,敘事先把倫理、道德放在一邊,先找到瘋狂背後的故事。
貼近瘋狂,不要病理化瘋狂。我們會看到瘋狂的背後是對愛的渴求。
8、
熙娟老師的那種貼近,那麼溫情如何訓練出來的?
第一,自己其實是一個不那麼溫情的人,但在外國受歧視的經歷,感受到弱勢的體驗,對生命保持了謙卑。
第二,打坐。愛自己,珍貴自己。就會愛別人、珍愛別人。
不管什麼人都是寶貴的,找到那個寶貴是我們的責任。
人生是一個旅程,目前可能沒有辦法來解決某個問題,但人生不停的發展,問題就有可能被解決。
心理諮詢這輩子學不好,沒有關係,等來世再學吧。
以一個寬廣的視野來看問題,可能會有無限的可能。
母親的離開,對父親一個人的生活的影響——學會了理財;
諮詢師跟隨和陪伴著來訪者,諮詢師認為重要的、需要停頓的,不見得的來訪者也同樣認為是重要的、需要停頓的。
9、
諮詢師到底如何做到放空?如何不帶自己的成見、偏見進入到諮詢中?
不要著急將自己的世界告訴來訪者,進入來訪者的世界,看到並且理解來訪者的世界,就會發現對方的經歷故事資源的寶貴。
所以,來訪者來諮詢室傾倒的並不是內心垃圾,而是分享自己的最寶貴的資源。如果諮詢師能慧眼識珠,發現每個人的內心的寶貴,就會更好的愛自己、愛世界。如果諮詢師認為自己被傾倒了垃圾了,那麼那個諮詢師就是垃圾桶。
諮詢師不垃圾桶,而是首飾盒!
10、
既然這麼痛苦這麼難過,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好棒的問題,問自己。
第三節 現場案例督導二
一、聽督導前,熙娟老師的溫馨提示:
熙娟老師比較喜歡的方式:在練習中一個人做諮詢,兩個做諮詢師,兩三個人做觀察員。然後所有的人談自己的看法。
聽現場諮詢的要求提示:
第一,哪個感受比較深刻。
第二,哪個方面體現了敘事的哪些精神?
二、督導過程與內容(略)
三、各位學習的老師對督導的體驗與分享
雲中漫渺:
我感受是不要對故事的內容太注意,要注意講故事的人的情感,情緒,
還有就是通過她的故事來找出裡面的正面的地方。
當我們大家都對這個故事不耐煩時,以為不屬於諮詢督導的,沒想到吳老師淡定從容最後收匯出這個老師自己的問題。最後才理解這個老師為什麼這麼做。
雲仙:
我今天的學習敘事,給我最大的感受敘事諮詢師的態度和自我成長,是放空的、傾聽的、接納的、積極的
每個人都是很寶貴的
東營江南:
吳老師 總是緊緊抓住當事人當下的感受 引導他去思考 然後去挖掘諮詢是積極的一面 讓他去思考 積極自我暗示 找到力量
以及自身的經歷對諮詢的影響
銀色月光:
吳熙娟老師說,放下自己,走入個案的生命裡,去看個案生命中的不容易,去看個案故事中的寶貴之處。。。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
敘事是一種態度
小三:
可能以前太注意搜集資訊,其實資訊更多的就在如何仔細的傾聽裡。傾聽,以及引導很重要
對!太對了!關注積極面!很重要!也是積極心理學的重點吧
陽光燦爛:
收穫很多。感覺到敘事的一些方法。好像易於操作。只是沒有實踐。另外敘事很人本。著重人本身積極下身的部分。要願意去聽願意去感受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都很精彩。
悠然:
敘事讓人感到很溫馨,感到很溫暖。
吳老師在好奇的傾聽,一直全身心在陪伴來訪者。在發現來訪者生命中的力量。
求是:
吳熙娟老師即使是在搜集資訊的過程中也是不留搜集的痕跡的,關注來訪者整個過程中的各個積極面,並且外化。
清水:
這段諮詢,讓我覺得覺察很重要,吳老師可能也覺察到了被督導老師的情緒變化了,做到最後,被督導的老師跳出來了,沒有了狀態,可能是感覺開放過度了,有點感到不安全,因為畢竟是開放的課堂,有顧慮也是正常的,但是還是覺得沒有太到位。吳老師還是相當好的,始終保持了狀態
這段督導對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吳老師的循循善誘讓對方很自然的表達了當下的心情。
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敘事療法大多是開放性的提問?求助者想說什麼說什麼,沒有框框?
虹語:然後那個男的給自己買了一塊表,這說明什麼?
清水:給自己買塊表,說的是獎勵了自己。關愛自己,很重要的是說要好好對待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是需要被獎勵的孩子,雖然是自己買的,但是自己也會很愉快~~
豆豆:
晚上這位諮詢師的表演性讓我覺得很不真誠很虛偽 她的坐姿表明她沒有真正的去傾聽只是一味在表現自己 熙娟老師的處理我覺得有的地方過於冗長 我認為適當的時候直接介入敲醒他 將他從自我中心的狀態中拉出來是有必要的 不然只是滿足了她的表現欲讓她覺得舒適
我很喜歡陪伴這個詞 在最初的時候陪伴能夠幫助我們建立一個穩定的關係 後期的陪伴會讓我們在改變的道路上不顯得過於孤單無助
真水無香:
面對個案痛不欲生的情緒時,吳老師最深刻的一句話是:“既然這麼痛苦,這麼艱難,我很想知道你是怎麼走過來的?”個案會感到原來自己還是非常有能量的。
敘事治療不以“專家”姿態自居,不試圖給人忠告或分析他人,敘事取向強調建立一個瞭解、合作的治療關係,諮商師的責任是去塑造尊重、透明與好奇的環境,而且敘事的諮商師不再只專注於個案的改變與否,而是在於對個案生命的瞭解、欣賞與感動
如意:
在故事中尋找故事,發現積極面,發現生命中的力量,吳老師善於找到支線故事
心悅:
我願把敘事的態度做為我面對人生的一種態度。
七十三:
自己在聽吳老師督導的過程中,聽到個案時,自己在內心做出明顯的判斷——她接受了一個邊緣性人格障礙,然後確定的思路就是她選擇錯了治療物件。
當熙娟老師依然保持好奇的態度,耐心的傾聽,然後諮詢師突然坦露自己過去的重大經歷。讓我瞠目結舌。
我明白了什麼叫傾聽。
四、熙娟老師的引導與分析
對督導的現場討論:
第一,
故事很奇妙——不斷的慢慢的體會與感受,要發現敘事背後的內容——急切的説明來訪者背後是表達了關愛。
第二,
不管來訪者說什麼、談什麼內容,諮詢師一定要陪伴,要跟隨,一個個問題,指向內心的探索——探索自己內心的力量所在,看到了內心的力量,內心的力量就會不斷的湧現和表達出來。
第三,
我剛剛問的方面有沒有你需要回饋的?這樣從來訪者那個地方直接得到回饋與修正。
第四,
敘事治療,結構化很強。按照固定的模式做,也能做出像模像樣的諮詢。但敘事治療也很開放——也可以用貼近來訪者的方式:敘事治療中可以運用身體雕塑、繪畫、遊戲、畫畫、沙盤等形式來表現。
第五,
後現代更加關注的是“人”。敘事是邀請人和自己更靠近

第三天課程
第一節 敘事的三大技巧
一、技巧內容
敘事治療包括外化、解構、重寫三個技巧。但是這些技巧都是建立在敘事的態度上。
從一定意義上講,態度比技巧更重要。
絕對相信來訪者是自己問題的專家、絕對相信人內心的力量,即使跌倒了 也有他跌倒的故事。
(一)外化:
將自己和問題分離開來——“那個”痛苦、你的“不舒服”、自己的“無助”
敘事的精神是不打壓自己的負性情緒,即便是怨恨的,也不壓抑,至少是知道是怎樣的一個怨恨,活在當下,包容各種情緒。
哪個人願意生活在痛苦中,哪個人內心中沒有夢想?
敘事治療,讓來訪者看到自己的不容易、辛苦,走下去是寶貴。
敘事治療看到自己生命沒有看到故事與光,是敘事的
敘事諮詢的原則:不找到、並且讓來訪者發現自己的寶貴,就堅決不放來訪者走出諮詢室!
無限的好奇與被尊重,來訪者就會看到自己沒有看到內容,然後生命的感受就完全不同。
技巧的運用——為問題命名
外化的精神——將問題和人分離。
敘事不會和人一起討論如何降低焦慮,而是問——那個焦慮如何影響你的生活?衝突是如何破壞你們的關係?冷戰在家庭中扮演了什麼樣的
敘事要用來訪者的語言,一定不要唐突用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來塞進諮詢中。
敘事是很靈活的,不去預設問題的結論是什麼,帶著放空、接納的態度貼近來訪者的內心世界,跟著個案走。抓住新的體會,進行豐厚,形成一個嶄新的故事
外化——人與問題分開,即“問題才是問題,人不是問題。”
敘事心理治療就是指諮詢者通過傾聽他人的故事,運用適當的方法,使問題外化,幫助當事人找出遺漏片段,從而引導來訪者重構積極故事,以喚起錄事人發生改變的內在力量的過程。
敘事的外化的境界——感覺到自己將要分裂了,就差不多了。
不要急。如果有很多問題,就問來訪者選哪個討論。
外化:“生氣”是如何你們之間的關係。
個人收穫:不把問題與人分離,問題是問題,人是人,就不往下推進詢問。不能陪伴來訪者發現自己身上的寶貴,就不讓他出諮詢室的門。
二、解構:
解構:看到主流文化施予來訪者的影響。從被束縛的思維與思想中解放出來。
問題擬人化——問題有動機、有夥伴……
三、改寫:
特殊事件——新的故事需要多問幾次,多幾個觸動,來來回回幾次,新的故事才能被接受。
探索新故事一些細節:who/when/where,追溯一些特殊事件,將新故事豐富起來,就是改寫了。
二、各位學習的老師對敘事的理解與認識的分享
雲仙:
我最大的感受和收穫是活出自己,我是寶貴的,誕生這個世界上,有自己的使命,不浪費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跟傳統合作,又活出自己。
相信人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主人,問題不等於人,人不等於問題
通過探索的問話讓個案看到情緒是怎麼樣影響我們的,這樣的影響又能帶給自己怎麼樣的生命力。
在訴說的過程中自己的生命故事被改寫,這是多麼感動人的事情啊
每一次都可能是最後一次諮詢
喬穎:
用關心,細心愛自己,愛別人
煙雨江南:
“特殊事件——新的故事需要多問幾次,多幾個觸動,來來回回幾次,新的故事才能被接受。”我對這句話有了新的想法,昨天看到她在做訪問的時候,針對一個問題磨磨唧唧,沒完沒了,今天 恍然大悟,原來是為了豐厚支線故事,是陪伴來訪者一起找到生命力量的那一部分。專家不愧是專家。
受教育了
女人平時的嘮叨是不是也在豐厚某些事件,所以男人就在嘮叨聲中越來越像女人嘮叨的樣子了
吳熙娟老師用水般的柔情,水般的滋養,來陪伴著每個生命體
陽光燦爛:
生活是我自己的,我要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厚實;生命是我自己的,怎樣讓我自己的生命散發光彩是我自己來決定的。生命的力量就存在於生命之中,當我們用欣賞的眼光看自己看他人,世界的美妙於焉呈現!
東營江南:
通過不斷的提問 讓來訪者跟自己的體驗相連接 直到問出來訪者內心積極的力量 才善罷甘休 用現在的感受到的積極力量面對目前的困境有什麼幫助。
以及寶貝自己和來訪者 跟傳統合作又活出自己
用來訪者的語言和來訪者貼近
清水:
我覺得敘事療法可能也要分求助者的,要求助者有比較理性的思維和感性的認識才可以。實際諮詢中可能遇到這樣的求助者並不很多。畢竟每個人不是都那麼善於表達的
最大的感受是敘事療法可能在增進諮訪關係上是非常好的,尤其適用於長期諮詢的。用於短期諮詢的話,覺得時間上是不是很緊湊,因為都是開放性問題,可能信息量會非常的大,有經驗的諮詢師會很快理清,沒經驗的諮詢師可能會很混亂。
但是很溫暖的感覺是一直有的,因為自始至終一直有陪伴的感覺。這個一個是看求助者,一個是看諮詢師,兩者要都匹配才可以。到最後用通了,什麼技術都是一樣的,幾乎是分不清你究竟用了什麼技術才幫助了求助者。只要有效果,什麼技術都是好的。哪怕你什麼都沒說,只是陪伴了她
陪伴也有治療的效果。求助者在訴說的過程中,就是個不斷改寫和整合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人本主義的精神,相信每個人都有力量解決自己的問題。
但是除了這個談話來推進治療之外,輔助沙盤,遊戲,繪畫,舞蹈,家排、音樂治療中的任何一項或者幾項來豐富諮詢內容我認為更實際些。當遇到談話中的阻抗,情緒上的困擾無法闡述時,用沙盤或者繪畫更快捷。這個是我的體會,因為相對第一次接觸的敘事療法來說,我個人更熟悉沙盤繪畫治療。
趙英姿:
我最大的收穫是熙娟老師對個案的欣賞和鼓勵,她一直貼近個案,直到個案的潛力被激發,外化,結構、重寫,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分離出個案,讓她讀自己的故事,從故事中看到不一樣的意義,從而發掘出自己生命中的積極的力量
大卓:
敘事就是還原來訪者事件的真實和情感體驗的真實,諮詢師能促進這種真實的呈現。
清茶:
敘事過程中放空自己,緊貼來訪者,用來訪者的語言,不擅自改動來訪者的用詞,如果確實需要,需徵求來訪者的意見
善柔:
熙娟老師對個案的語言和生命故事的詮釋--看似比較囉嗦--那是一種語言的鋪陳,感受到如何真正的放空自己,走進個案的生命故事裡,體會個案的感受,啟發個案看自己生命中的痛苦體驗帶給個案的那些積極的部分。
特別是面對種種的負面情緒怎麼樣的體會---把情緒和人分開--接納情緒--用特殊的問話--啟發個案對自己生命歷程的探索--感謝這段經歷帶給自己的成長。 (11:06:35)
通過探索的問話讓個案看到情緒是怎麼樣影響我們的,這樣的影響又能帶給自己怎麼樣的生命力。
通過探索的問話讓個案看到情緒是怎麼樣影響我們的,這樣的影響又能帶給自己怎麼樣的生命力。
聽課中出現的那個卡讓我察覺到自己的焦慮,以及這個焦慮是怎麼影響我的情緒和學習,也看到自己對學習的渴望,感謝自己對自己生命歷程的探索。
啟航: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之所以產生問題,是自我與主流文化產生衝突的結果,如何活出自我,做到“中庸”,繼承傳統文化能夠豐富自我的部分;摒棄傳統文化削弱自我的部分,不斷“解構”,才會使生命精彩。 (11:06:59)
豆豆:
今天被熙娟老師的溫柔深深地打動了。在昨天晚上的課程中,我對熙娟老師的表達是有憤怒的。由於對自身溫柔部分的不接納,覺得那是無力的表現。可是今天我看到了這種溫柔的力量。溫柔的陪伴不是妥協而是合作,不是無力而是尊重,尊重別人的生活和節奏。
我對昨天自己的無知覺得好抱歉,也感謝這樣的無知讓我看到了生命中那麼重要的一種力量。
悠然:
敘事讓我重新審視生命,原來我們可以這樣做。感謝大家,感謝自己。不斷對自己生命的探索,讓自己在磨難中更好的成長。
熙娟老師的話語不斷的貼近來訪者,我們雖不在現場,但感受到那份溫馨,讓我感到整個身體都很溫暖。
七十三:
不把問題與人分離開——問題是問題,人是人,就不往下詢問,就不往下推進諮詢。
不能陪伴來訪者發現自己身上的寶貴,就不讓他出諮詢室的門。
第二節 熙娟老師現場個案
一、個案內容及諮詢過程(略)
二、熙娟老師對個案的思考及交流
1、熙娟老師深深被個案的態度所感動,表述這些內容,熙娟老師流淚了:
故事就是這麼巧妙,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如何讀
多麼不容易、生命多不簡單,不斷的想辦法去解決,所以,我們有責任去陪伴來訪者挖到來訪者心中的珍珠。
2、個人從個案的中所悟:
生命的意義在於細節。主流文化教育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於建功立業、在於轟轟烈烈,但平凡而普通的我們,在主流的這種價值觀要求下,只能卑微的活著。但是,我們是同樣擁有生命的個體,在天地之間,每個人都是造物的神奇!我們雖然不能聲名顯赫,但我們用敘事的思想來陪伴著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珍愛自己,我們也珍愛著別人!
3、
當來訪者談到童年,就用種敘事的方法進行改寫,看來屢試不爽,很管用的。
建造不了宮殿,不在於手中積木材料不好,而在於我們用新的視角去觀察、去創造。
敘事的一個重要的技巧: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之間的對話,這非常管用。
聽到創傷,可以不馬上進行工作,而是記在內心。當諮詢進行一段時間,找到了光和珍珠,要記有回來然後進行關懷。
4、
熙娟老師的技巧:老年、去世的自己來看現在的自己如何的不簡單。
一般的在結束諮詢之前,熙娟老師會問:長大之後的自己如何看過去或現在的自己。
在問之前,一般有個鋪墊:臉上皺紋多了,頭髮白了,內心的智慧增長了,這時候的你……
5、外化:
用“這個”害怕而不用“你的”害怕——“你的”害怕又是在內化,會將諮詢努力前功盡棄。
當用外化時,馬上讓來訪者感覺那原來的情緒只是一個情緒而已,自己和它是可以分開的,問題是問題。自己是自己。
——我目前在困難中
——你的這個困難/這個困難/困難有沒有帶來正向的力量
——這個困難跟童年(過去)有什麼聯繫?
一下子就從原來那種很糾結的狀態中,看到一個縫隙【霍大同精分的縫隙】,思維逐步打開。隨著老師問話的逐步展開和深入,個案越來越感受到縫隙逐步的擴展。在這個擴展的空間裡。個案看到更多的希望。
6、
對事件不能被外化,
第三節 分組敘事演練及熙娟老師點評
第一,
用敘事治療,諮詢師貼近來訪者,就會讓來訪者感覺比較舒服。
第二,
諮詢師推進不下去諮詢,除了技術和技巧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諮詢師個人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做不下去的,要反思自身的問題。
諮詢的過程,就是諮詢師和來訪者兩個人共同發現自身珍貴的過程。所以諮詢師每個星期應該看的電視節目是CCTV2頻道的《尋寶》節目。
第三,
“鴨子”——孤獨的、掙扎的、痛苦的,自己可以選擇做,也可以選擇不做。
從他成長的故事到現在走到今天的不容易和艱辛中找到積極的力量。
看到內在的寶貴,就容易學會尊重別人、理解別人,從而達到諮詢的目的和效果。
第四,
沒有阻抗的來訪者,只有不理解來訪者的諮詢師。
自己整理自己是諮詢,而諮詢師的陳述性的分析,是不會被來訪者接受的。把分析變成為探索,是諮詢師理念的重大轉變。自己發現自己是一個驚喜的過程。
第五,
做媽媽最想希望兒子獲得了什麼樣的發展?做媽媽,遇到了困難,付出哪些努力?這樣讓媽媽感受自己受到理解,然後這樣就會引導媽媽思考——自己如何平靜的對待自己的孩子。
喚起母親的力量,媽媽改變帶動兒子的改變。
不是知識不夠。用心去和來訪者共同探索
第六:
如果諮詢師產生了某種情緒——討厭、厭惡可能有比較高的敏感些要覺察,但感受到喜歡、喜悅,也需要有些覺察的。
諮詢扮演來訪者,會產生新的想法,會給諮詢帶來突破。
各位學習的老師對敘事的理解與認識的再分享
欣賞:
今天聽課最重要的是對於問題要說:這個***是怎麼影響你的? 而不是你的****怎麼........
敘事療法是改變人的思維角度 把認知療法形象化了
敘事療法是在哲學層面上的
先學會欣敘事療法首先在生活中實踐 去欣賞每一個人人。欣賞他人 體會所有生命的不容易和生命力 尊重每一個生命
敘事的精髓就是人之初 性本善
studying:
感覺敘事說得簡單,實際做起來並不容易
敘事對於成長,生活都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態度
不是家排,是類似心理劇。角色扮演,還原來訪者的生活與感受。不過可能心理劇確實也有家排的場域能量感
飛行:
敘事的精髓不是那麼容易學到的應該用力的練功,同時諮詢師是需要很好的成長的。
煙雨江南: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每個生命都會展現她美麗的一面。
心法自由:
敘事感受更多的是敘、聽、思和想
瞭解有這樣一種諮詢方法和思想存在
夢幻心靈:
聽著簡單,不會用啊
煙雨江南:
放空 尊重 接納 ,這樣才能更加貼近來訪者鮮活的生命故事。放空 尊重 接納 這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真水無香:
今天下午的課程,吳熙娟老師與個案交流時,聽到個案對自己無助時潸然淚下,讓我深深的感到,敘事治療強調不是技巧而是態度,治療師不是用技術在工作,我們是帶著自己的『靈魂』(非思考),進入另一個生命的.因為,只有生命能進入生命,只有靈魂才能與靈魂交流.
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獨一無二的,生命之所以無法統整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發現自己生命的寶貝與美麗.
珍珠:
我從今天下午才聽,以前也是一知半解的瞭解一些呢。敘事療法感覺結構容易掌握,但運用起來,需要不僅需要有豐厚的知識積澱、經驗的累積,還需要有一定的智慧。
今天還有一個感受是諮詢不僅僅用心去做,是
更重要的事用心去做,在諮詢師的核心信念非常重要。
從所作個案中體會到諮詢師的價值觀對做諮詢有很大的影響。
東營江南:
1.把每一個個案 都當做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 不帶自己的價值和評判
2.要學會從故事背後挖掘故事 並找到來訪者的艱辛不容易中的積極力量
3溫暖的陪伴 讓來訪者自己看到自己決問題的能量 去面對曾經的迷茫和無助 並把這種能量帶到生活中去
4.用探索代替分析指導
清茶:
任何一種技術不是聽聽課就可以的,需要自己不斷的實踐,並且不可以刻板的去用這些知識,什麼時候在做的時候都沒想用什麼技術的時候就成功了。
夢幻心靈:
要想會用敘事,首先調整自己的認知,拓展自己的思維,先要讓自己的思路改變
應當多學習吳老師的思維方式
樂活人生:
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帶著敬意去聆聽每一個生命故事,物化,去個人化,以來訪者為中心,用心而不是技術去陪伴。敘事的態度往往容易觸摸到人的內心深處最柔軟最脆弱的一面,幫助打開心門的同時,帶出來訪者內在積極正向的一面,從而帶出生命的改變,最後實現問題的解決。奇妙。
趙英姿:
通過敘事的諮詢練習,覺察自己對個案的的感覺、感受,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自己是否價值中立,不評判,不貼標籤。運用敘事的技巧去貼近個案,懷著一顆好奇的心去傾聽和理解,通過小組中的討論和互動,促進了敘事的內化,我相信參加工作坊的每個人都得到了成長。……
每個生命都是真實的生命個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精彩的故事,當我們懷著一顆真誠敬畏的心去感受時,就會發現個案的堅韌和奮鬥的歷程,他的不屈的精神始終貫穿在生命長河中。所以個案帶給我們的的確是成長和欣賞
悠然:
在熙娟老師做個案中,體會到老師至始至終謙卑的敘事態度,讓人不由自主的打開自己的空間。用溫柔的話語去陪伴,從而帶出來訪者內心積極有力量的一面,不斷重複的完善特殊有力量的事件,讓事件被豐厚。
給我更多的感受是諮詢師最重要的是傾聽,傾聽,在傾聽。陪伴,陪伴,再不斷的貼近。讓來訪者發找到自己有力量的一面。
豆豆:
今天下午最觸動我的是一位老師的分享“不是知識不夠,是用心不夠”。就像飛行老師說的諮詢師是需要很好的成長和練功。我覺一種技術就像是一個人身上的一種或多種品質,將這些品質整合接納,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立體的,有正面力量也有負面力量的人。
瞭解一種技術的同時也在瞭解這個技術所需要品質有沒有被自己接納,沒有被接納就成為了一個自己成長的點,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
心動行動:
諮詢師是諮詢中最好的工具,敘事所關注的是對每一個生命的好奇、尊重與陪伴,其中最好的是對自己作為一個生命的陪伴,如果不從自身去體驗生命的神奇和美好,僅僅看到的是敘事的技術的使用,即使學得在熟練,應用起來也是無力的。用敘事的態度來陪伴自己,或許會有不同的發現。
田田:
在聊天中無形的引導諮詢物件,深入的內心,看自己
七十三:
熙娟老師用自己的燃燒為我們照亮了人性的光輝。在以後的諮詢中,我會用這些對人性的理解與尊重,傳遞給我的來訪者和我生命中我所遇到的人。
兩天的課程,對人性理解的進一步的被顛覆,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寶貝,一定要發掘出來。對人本的思想理解更加深刻與實在。
第四天課程
第一節 逐句分析一個個案
一、個案的具體內容(略)
二、對這個案的分析與討論(記錄分析中精彩觀點)
無論什麼的故事都是寶貴的,每個字都是寶貴的。我們對這個故事最大的尊重,就是仔細的聆聽。
特殊意義事件——新故事的入口,看如何從舊的故事中進入到新的故事中去。
諮詢過程:
1、
迅速直接拉進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距離——強而有力的貼近來訪者:詢問來訪者希望諮詢師如何聽,有所幫助的?(重大的轉變)
2、
開始——你坐的椅子舒服嗎?你坐的舒服嗎?空調的溫度合適嗎?
3、
諮詢師想問,但忍住了——“對異性性的攻擊性特別嚴重”這背後可能有故事,因為來訪者在不停的說,所以不要打斷,請來訪者繼續說。
所以諮詢師認為是有問題需要處理的,不必要馬上直接切入,而是慢慢來,在諮詢的後面可以再回來。
問話之前,是要考慮這個問話是為了滿足諮詢師自己對諮詢師的好奇心,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來訪者探索自己?
4、
敘事的中陪伴的力量——利人利己。
貼近來訪者,跟隨來訪者,不是直接引導來訪者,而是通過敘事的問題間接的、探索內心力量型的問話,才是上乘的諮詢。
如果諮詢師特別關注自己內心的判斷“和父母關係之間的關係不合”這點符合自己的諮詢的理論,而打住來訪者往下說,諮詢師在此進行停留,是非敘事性的。
熙娟老師的停留,一般是在眾多的點比較往後的那個。
貼近生命的脈絡。人生的不同階段的不同的主題。
人的思想的一旦轉變,就會天地寬。
遷移——把新的力量與原來的問題做一個連接,不是去解決那個問題,而是看看有什麼不一樣感受與看法。
5、
大家聽到初一女生去爬上,大家內心有什麼感覺?
現場回饋1:12歲自己也爬山,自己會有共鳴——會感受愉悅。就會對她說:這種感覺很棒的。問話“這個石頭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現場回饋2:12歲是花一樣的年齡,找石頭做伴,內心為什麼喜歡那個石頭?
現場回饋3:自己認為12歲一個人爬山是孤獨的、是沉重的。而聽到來訪者說喜歡石頭,自己內心的石頭落地了。所以會問:石頭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體驗。
諮詢師會感受到一些事件會給自己帶來沉重。這時候,需要觀察這個內在的沉重。
解構——沉重:瞭解沉重。
覺察——與沉重同在。不需要太快的認為必須從沉重走出來,語言是有力量的——如果諮詢師說“無助到底應該怎麼辦?”就是和來訪者一起陷入了進去,是死定了。即使是“無助”背後的也其自己的故事。
個案自身回饋——自己爬山那個過程,就是一種享受的過程,幸福感,沒有什麼那些沉重啊、危險啊等等。
最好的問話——你當時上山什麼感受?而不要以自己理解的上山的感覺,而來認為是來訪者上山的感覺。
最好的、最棒的問話——問來訪者什麼感受。
如何和來訪者分享自己的感受——人性的分享是美好的,但堅持的原則是:不影響來訪者的個人感受的表達(即不與來訪者感受想違背與衝突)。
6、
來訪者說到自己很在意青春期一件事情。對“在意”的討論。
現場的回饋——共情與放空的關係:
共情:(同理心)——諮詢是人做的,當有情緒出來的時候,需要有所覺察的。如果出現了負性的情緒如沉重,這表明了對來訪者的關心。如果自己搞不定了,首先要想到找督導。
其次,還是用敘事的思想來解決。需要覺察:這種沉重的影響是什麼?這些影響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
在督導中,熙娟老師還是會陪伴與貼近。把負面的情緒解構。
如果出現了情緒,首要要放在一邊。如果情緒是對推進有幫助的,可以表達的。可以傷心、哭也行。但如果情緒不利於問題的解決,不允許哭的。
學員的討論回饋:共情要把握尺度。根據個案的情況,如果有情緒,要比來訪者出先出來。
諮詢師所做的一切 都是圍繞著如何使來訪者發現力量
熙娟老師做個案哭了,來訪者驚異——熙娟老師解釋了自己在哪點受到感動。來訪者認為專家都感動了,自己那個價值感就出來了。
所以,共情的表達的原則——一切以增強來訪者的力量為標準來判定。
東營江南老師語:諮詢師所做的一切 都是圍繞著如何使來訪者發現力量
7、
後現代的諮詢師一般不問為什麼,後現代主義不贊同、反對“因果決定論”。將“為什麼”換成為——“怎麼說”
8、
諮詢師將有一個思想:即將散落的珍珠(思想)的背後如果有
敘事就是在做珍珠項鍊
“沒有什麼”的背後是——“渴望得到什麼”!
把兩個矛盾的事情聯繫在一起——對母親有些怨恨,但對母親有一些理解。如何解釋這兩者的關係,就是諮詢的中縫隙,新故事的生長點。珍珠喜歡長在那裡
矛盾的處理:
第一,找亮點。
第二,在沒有地方找渴望。
9、
神來之筆的問話:有些內容是自然而然的冒出來。深入的研究為什麼會問出這句話,答案是——誰知道呢。
熙娟老師神來之筆的問話:對小時候的那個小曾,她是怎麼知道自己是被母親愛的?
熙娟老師的兩個提問:
①熙娟老師:你是怎麼知道自己是被母親愛的?
②熙娟老師:對小時候的那個小曾,她是怎麼知道自己是被母親愛的?
熙娟老師自己的解釋:每個人內心最原始的渴望——母愛。
溫暖語:父母愛我們自己,這個命題,太重要了。冰山理論最重要的渴望。也是最大的力量點。
熙娟老師內心的信念就是: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這是沒有什麼可討論的。
個案現場的回饋——自己說到了早戀,是想通過早戀表達與母親的關係,如果討論一句早戀,也是多餘的。諮詢師能圍繞著諮詢目標進行,才是好的諮詢。
諮詢師就是看到正向的力量,如果操之過急的話,也會壞事——這樣會剝奪來訪者的表達。敘事的理念:故事要有機會說!
耐心的等待,諮詢師想要的重要的東西,來訪者總會表達出來的。當然,也不反對嘗試一下問問看看。
熙娟老師的經典招牌式的問話:長大後的自己如何和幼年的自己的對話。經典招牌式的問話,再次出現。這樣的問話的力量,誰用誰知道。
10:
改寫:(豐厚)有了新的體會,原有的想法或觀點會發生新的改變是什麼?
新的想法帶來的陪伴 去面對未來的事
媽媽愛孩子,任何事物都是兩面性。客體關係理論家的溫尼克特,就例舉了母親恨自己孩子的十幾條理由。所以承認母親愛孩子,也別太虛偽了,接受另外一面,可能會更加超然的。
個案的體會:自己一直向別人索取愛,或者埋怨自己從小沒有得到愛,而忽視了愛的真正價值在於付出,為別人付出,自己就會感受到愛。
童年的我——現在的我——老年的我
看到自身現在的力量 面對小時完成未完成情節 帶著這份力量去面對未來
煙雨江南語:就像是趙本上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重新看待過去,活在當下,展望未來,讓生命的活泉湧動起來
12.
學員:敘事如何問話不那麼生硬,而顯得自然、流暢?
熙娟老師: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關係。特別是諮詢師貼近了來訪者,在事件之間的連接找的恰當,問題就顯得不那麼突兀了。
三、聽課老師對個案、對敘事的認識感悟的分享
溫暖:
對缺失的渴望的感受是什麼,分清問題是童年的,可以怎麼樣去給童年的自己一些陪伴?,對現在是有什麼樣的意義,什麼樣的影響,
貼心,找到對現在的意義與力量,
這次學習比過去在華夏自己的學習收穫更多,因為有大家的討論與參與。
敘事是讓個案感受到力量的最好的技術之一,感受到被父母愛是個案是我們最大的力量根源。然後才有力量去為社會做奉獻,去愛他人,去創造自己美好快樂的人生。
比其他技術更貼心有力,更容易讓人接受改變。那種改變是個案自己在找答案,在發現力量,自己在經歷重新發現自己不同以往意象的人生
個案有一種主人翁的對自己人生的責任感自主感。也就是力量感。
樂活人生:
小曾的故事在華夏學過了,但這次學習印象更深了。
昨天到今天的學習,讓我對目前在做的一個個案(拒絕長大)有了新的思路和開啟。
遷移分正向遷移和負向遷移,我認為敘事中用的是正向遷移。可以是時空的遷移,但更重要的是積極面的遷移。時空的遷移,我更願意用“時空的切換”來代替
陽光燦爛:
之前是感性認識,現在是理性進一步探討與理解,更細膩,更容易把握,比較容易夯實之前學到的內容。接下來再進行實踐就很容易把這次的工作坊目標落實。現在來看,這樣的工作坊才是真正本著學員學習用的。很多的工作坊真的是華而不實,只為了收錢了。可惜昨晚沒怎麼聽光有事了。
清茶:
感覺和空椅子對話有類似的地方,不同階段的自己互相看,但是要想抓住回頭的點還需要一定的功底
東營江南: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 讓我對敘事療法的態度和脈絡有了一個瞭解 很感動敘事的人本 溫暖
煙雨江南:
今天的收穫是:豐厚特殊意義事件和遷移的技巧,當來訪者看到自己寶貴的地方時,或者諮詢師發現特殊意義事件時,就多問幾次,使它更加立體、生動、有活力;當陪伴個案發現自己的力量,看到自己寶貴的不容易的地方,再引導個案帶著這樣有力量的感覺去看原來面對問題的自己,
發展新的自我認同
刷新昨天的記憶,活出今天的精彩,展望美好的未來,這是我感覺到的敘事的魅力
心法自由:
1、在過去故事的敘述中體驗過去的那份曾經的感受。
2、在現在的訴說中發現現在的成長。
3、學會區別過去和現在,自己和他人。
喬穎:
整個訪問讓人感覺溫馨自然又會讓人領悟自己的力量
待待:
很喜歡這樣手把手的教如何做諮詢,諮詢師把諮詢過的東西逐字逐句的拿來讓大家學習很分析也是需要極大勇氣和自信的,也從這個過程中看到敘事治療只要能發現來訪者的力量,是可以條條大路通羅馬的。
啟航:
敘事看似簡單實則很難。如何發現故事中的“新”亮點,選擇性的遷移並使之豐厚,是敘事的關鍵技巧,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實踐和訓練。
趙英姿:
可以感受到熙娟老師對學員的關心關懷。關注人的情緒感受,關注童年的創傷,及時從創傷中提煉出對生命的感悟、感激的部分,及時豐厚了故事,又從故事的能量中遷移到生活中。
從念稿子的過程中找到模仿、實踐、操作,在快樂的敘事中學習。
東營江南:
以前很容易就捲入到個案的故事中 現在體悟到 要看到故事背後的故事 看到個案的不容易之中的閃光點 特殊事件 拋開主流文化的束縛 只是溫暖的陪伴 來來回回讓個案看到自己的力量 感受到力量的陪伴去面對過去單薄的自己 療愈自己 再帶著這份力量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七十三:
諮詢師就是看到正向的力量,如果操之過急的話,也會壞事——這樣會剝奪來訪者的表達。敘事的理念:故事要有機會說!
耐心的等待,諮詢師想要的重要的東西,來訪者總會表達出來的。
第二節 現場話題、諮詢經歷的討論
敘事:say hello again
人生在世,誰不須經歷親人、好友、寵物等的死亡。心理工作人員往往也須要陪伴服務的個案面對死亡。死亡難道代表一切的終止嗎?在敘事治療的世界裡.珍惜過世和活著的人的故事的連結,透過敘事的對話中,連結成為一種可能和感動,這份可能和感動往往帶給活者一份新的關係和力量。敘事因此強調透過敘事探索活者與逝者的關係,進而開發生命中另一種全新的資源。

給親人做諮詢:
做自己能做的,只要愛自己的家,做自己能夠做的就足夠了。
尊重來訪者的決定,諮詢師就是陪伴。
兒女不能解決父母問題,也不能代替父母解決問題。
諮詢師這個態度很不好——我早就知道這個問題會發生。
家庭認命:
家庭的問題可能是幾代的問題,甚至幾百年、上千年的問題的積澱。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而且力量也是有限的。做自己能做的。
敘事的思想:
人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是寶貴的,只不過,發生了一些事情。
如果扶著、抱著病人,想著熙娟老師的敘事,想著陪伴,就不會感覺累!
敘事的思想:我們怎麼樣看著來訪者,來訪者就會變成為什麼樣的人。
陪伴讓我感到首先諮詢師是相信諮客有能力走出去的。只是暫時遇到了些困難,給彼此一些時間,就能發現不一樣的結果。
熙娟老師還會繼續用敘事的方式來發問。見證人技術——外婆
外婆開心了,情緒就開始好轉了。
還是敘事性的不斷的發問,內心充滿了力量後,如何重新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
將新故事,進一步豐厚起來。
熙娟老師敘事性問話,持續不斷的源源而來。 這些問話,一直在持續增強來訪者內心的力量,然後帶著這種新的力量,來同過去的自己不斷的連接,改寫她內心的故事。
這些都是借助於去世的但依然在內心的“外婆”的力量來增強內心的力量。帶著充滿力量的心理狀態來重新看待自己的過去和將來。這樣就擺脫了以憤怒與怨恨的有色眼鏡來看世界。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這句話,可能對於某些來訪者來說是傷害,是傷疤。這位老師的這句很精彩的。
麥子:
像山腰上的松樹,長成風的形狀,儘管風過去了,猛刮時的姿態還在;人的渴望也這樣形成了言語,儘管人已不再在那裡徘徊。賽弗裡斯的詩題目就是《像山腰上的松樹》,
敘事的是不是一定要處理童年的問題?
敘事的技巧很多,過去的童年是重要的技巧。這與中國的文化中對小孩子的態度有一定的關係。
敘事的技巧必須以適合來訪者為標準。貼近來訪者是上乘。
清水:
追溯童年還是有精分的影子的,因為很多的創傷是來自童年的,這個是很多療法都認同的
善柔:
人的創傷來自童年,比較精分而言,敘事更注重看來訪者童年故事裡積極的部分,敘事通過不斷的問話,讓來訪者挖掘這種內在積極的能量通過豐厚-見證-聯結--遷移。把這種自身本來就有的積極內在大的力量遷移到當下和未來。怎麼樣的靈活應用是我們各位需要修煉的。
熙娟老師92年開始接觸、敘事治療。經過20年浸染達到目前的程度,學2年的敘事,能學個皮毛就很不錯了!
敘事對自殺的處理:
第一,自殺是一個負性成詞。不要用這個詞。用“活不下去”的比較好一些。
第二,敘事就是通過故事發現來訪者無限的渴望與力量。所以,敘事要跟隨,要傾聽故事。所以,一定不要思想政治工作,灌輸什麼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而在於聽來訪者的生命的故事。
第三,來訪者是自己思考、生命的專家。所以,還是要發現來訪者自身的力量。在敘事的根本思想下展開工作,是可以有效的。陪伴、跟隨這些技巧對來訪者來說,是有幫助的。
熙娟風格的話語:今天的麥克風很好玩,它剛才在睡覺
第五天課程
第一節 對個案的現場諮詢
一、熙娟老師對個案的諮詢問話記錄
熙娟老師:生命的故事是寶貴的。所以大家要與她在一起。
第一問:
熙娟老師:我怎麼稱號你好?
是誰為這麼稱呼?
熙娟老師:感謝你的分享你的生命故事。
熙娟老師聽了五分鐘,一句話沒有問。幾次拿起麥克風,看到訪者在說,就放下麥克風,等待。
第二問:
看到別人的困難,總想幫人家,這個觀點是如何來的?它如何流淌在你生活中?
這是一個外化技術的運用。
(中間有兩個方言詞,不知其意,詢問含義)
第三問:
我聽到你做了很多活——那個時候你幾歲了?(10歲)
我想瞭解一下,10歲的你那麼小的年紀,如何會想到幫媽媽做那些活?多說一點。
第四問:
10歲的你非常細膩。看到媽媽那麼辛苦,童年的你是在體會媽媽的辛苦。這會對10歲的你產生什麼樣影響?
第五問:
童年的你看到媽媽的不容易,幫助媽媽做活。那個時候的媽媽是如何體會是什麼?
第六問:
媽媽會願意陪你,掉了很貴的一個表。那個小小的年感受到這個會如何思考?
第七問:
願意幫助媽媽的你,在你童年長大過程中是如何陪伴媽媽一直長大的?
第八問:
大概想到媽媽會很高興,那個時候的感受是什麼?
第九問:
長大的你,看到小小的你——理解媽媽生活、工作,不容易。
長大的你看到小你自己的細膩、幫助媽媽,會如何欣賞這些方面?
(來訪者的轉變——自己沒有童年,是小大人,現在認為是可愛的!
第十問:
可愛在哪裡?
第十一問:
小的你感到可愛,對大的你產生的影響是什麼?
第十二問:
看到父母的正面積極的影響,對你看自己的個子等一些方面,有沒有什麼新的不一樣?
第十三問:
這樣的改變和接受,會不會對童年帶來新的陪伴?
不快樂在哪裡?
第十四問:
充滿了責任帶給你了不快樂,這些不快樂是什麼?
第十五問:
小你被負於責任,帶著責任的遺憾的童年是如何走過來的?影響是什麼?
第十六問:
童年的你認為責任比玩耍更重要,怎麼有了這樣一個想法?
第十七問:
有一些遺憾,但現在看看責任是值得的、重要的,心疼媽媽。
看到了遺憾,也看到這是值得,這樣來看看,對那個遺憾有什麼樣的影響?(遺憾小了)
小在哪裡?
第十八問:
透過訪問,體會了與媽媽的連接,帶來的觸動在哪裡?
(我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
第十九問:
回報媽媽對你的重要性是什麼?
第二十問:
媽媽的生命在你那兒延續。是什麼樣的生命在你這兒延續?(善良)
第二十一問:
媽媽的善良在你生命的延續,對現在的你的影響是什麼?(思考,一段時間的沉默,回答,再哭)
第二十二問:
同媽媽的連接,希望媽媽的善良會如何在自己身上延展,回報?
第二十三問:
延續了善良的現在的你,看到了責任的重要,看到了媽媽的辛苦。
好奇的是:值得的、重要的,有沒有對沒有玩有沒有新的體會?
(回答——不在意)追問——怎麼說?
第二十四問:
那個不在意會如何來影響現在的工作與學習?
第二十五問:
(來訪者談到了自己和以前現場表現不一樣)有什麼不一樣?
第二十六問:
(別人的眼中的自己和自己心中自我不一樣,吃驚)吃驚在哪裡?
第二十七問:
(不板的自己和板的自己)有什麼不一樣?
第二十八問:
聽到這段,如果我講錯了你要糾正:“自由”“自在”“靈性”和“自我照顧”聯繫。
那麼,你的渴望是什麼?
第二十九問:
我想瞭解:帶著責任寫稿子與小你帶著責任去做活,有什麼聯繫?
(自己養家與母親生活一樣,拒絕別人有)
第三十問:
對責任與拒絕有很多的想法。
我好奇的是:小時候責任是好好的陪伴媽媽,而你現在慢慢體會責任對自己的影響。
現在的時候如何看待責任是有益的、支持的?在你未來的工作的生活中,有一些小小的陪伴?思考,一段時間的沉默,回答
第三十一問:
責任是有幫助的、推動。看到這點,再看責任有什麼新的想法?思考,一段時間的沉默,回答)
(願意這樣長大)多說一點。
第三十二問:
看到責任有寶貴的東西。
你認為現在對有帶著長大責任的你,最寶貴的地方在哪兒?如何感謝?
第三十三問:
看到自己是有責任,是難得寶貴的。這樣新的體會,對看待責任有什麼樣的新的想法?
第三十四問:
談到責任,你聯繫到了今天早上說的內容,你想說明什麼?(放下一些責任)
第三十五問:
你說是自己的問題,問題在哪裡?
第三十六問:
能夠看到自己的責任是寶貴的,是如何帶來責任是調整的?這很寶貴,我想聽聽。
責任是寶貴的,責任是可以調整的,這兩者之間是如何實現的?
(自己是可以調整的,不是爸爸媽媽教出來的。是責任的)
第三十七問:
責任不會讓自己枯竭、享受、愉快。
這樣調整的責任,會如何讓枯竭少一些?(思考、沉默一段時間回答)
第三十八問:
這裡面很多體會,小你有責任幫媽媽,沒有時間玩。
當小你看到長大的你,對責任有很多的體會,看到責任可以調整的。
小你看到大你有反思、有變化,如何陪伴小我?
第三十九問:
那個放心,會對小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第四十問:
詢問:“燃燒別人,照亮自己”是什麼意思?
第四十一問:
長大你如何生活才能讓小你不感到自責與內疚?
第四十二問:
有資格的自己怎麼樣陪伴那個小我?
第四十三問:
現在對玩耍的感覺是什麼?
第四十四問:
看到別人,沒有看到自己。你希望這種體會如何陪伴、照顧自己?
第四十五問:
你如何鼓勵先生?
回應——你總是處處考慮別人的想法。
第四十六問:
我認為,有一個新的內容出來:“方案”——有些渴望不能馬上達到。
你似乎在生命這個階段,處處為別人想,看到了自己的不快樂。
“自我照顧方案”——既不放棄責任,同時又學會照顧自己。
自我照顧方案會對你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第四十七問:
我好奇的是:自我照顧方案如何幫助套住的感覺?(出口)
出口在哪裡?
第四十八問:
通過這種“自我照顧”在未來會如何帶來自在、靈性?
第四十九問:
肯定自我價值是如何幫助擺脫套住?
第五十問:
小我看到現在的大我自我照顧與經營,小我會如何感受?(長大)
多談一些長大
第五十一問:
看到自己可以突破與成長,可以如何在將來生活?如何體驗生活的快樂?
第五十二問:
讓老年的你,看現在看你。你希望一個老年的歲數(80)。
八十歲的你,頭髮白了,皺紋多了,智慧多了。80歲的你看到小你,就有責任幫助媽媽,沒有時間玩耍,然後看到你現在這麼有責任,感受別人,做事有效率、家庭經營的很好,在今天勇敢的分享自己的東西。看到了責任是寶貴的、感謝的,可以安心的,也是可以調整的。自我照顧被掩蓋了,但浮現了,看到關心別人,開始願意自我照顧,突破自我,套子的出口找到了。
80歲的一路看著她這樣一路走過來,她會認為她寶貴的在哪裡?(智慧)
智慧在哪裡?
第五十三問:
現在的你,被80歲的看到有智慧、有彈性與尋找突破口,對突破套子有什麼樣的陪伴?
第五十四問:
結束:非常非常謝謝你。接見了三個你。都很寶貴。
問一下,你的感覺怎麼樣?這種感覺在未來會如何陪伴著你?
二、學習的老師對熙娟老師個案訪問的體會與思考
心法自由:
原來細節是如此的重要
感覺熙涓老師和來來訪者的敘事是那樣的自然,看起來容易,學和領會起來似乎也不難,問題是應用於起來真正變成自己的就確實有難度。
體驗和觀察的亮點是不一樣的,怎樣才能把正確的亮點
清水:
第一步是看來訪者是在什麼地方被困住了,這個來訪者剛開始談的時候貌似是沒有什麼困惑的,5分鐘之後,來訪者說了自己的困惑,就是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總想幫助人家,從童年幫媽媽到成人後工作中幫同事,在生活中沒有自我,以他人為中心,自己的意見不能表達,不懂關愛自己。
第二步:在吳老師的問話中,推導出原來是來訪者在成長的過程中承擔了太多的責任,無論是童年還是成人期。
第三步:雖然一開始來訪者並不認為自己承擔了太多責任之後有怨言,其實還是表達了各個時期的遺憾:比如,在童年,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在成年,失去了拒絕別人的勇氣,婚姻生活中老公並不是很體貼(最後還是明白了,是自己沒有讓老公感覺到自己需要他的體貼,因為老公並不知道)
第三步:讓來訪者看到自己的責任感帶來的積極影響,比如陪伴了那個時期的媽媽,雖然遺憾沒有童年的輕鬆,但是媽媽是得到了安慰的,是值得的;在婚姻中承擔了責任,愛老公,愛孩子,做到了一個女人的生活美滿,家庭和睦,事業有成,學業光彩。
第四步:解構今天獲得的一切,其實是要感謝那個曾經沒有童年背負了責任的自己,那個用責任鞭策自己長大的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力量。
覺察自己的不滿,失落,和自己的內心連接。知道了原來自己的付出,如果是自己不願意的,是自己不快樂的。
最後老師引導她如何關愛自己,並且表達自己的需要,讓那個承擔太多責任的自己,放輕鬆,好好享受當下。到了80歲,不會遺憾。
通過這個完整的案例,學到了敘事療法的各個階段和三個技術的應用,如何解構,重寫。看到了故事的美好結局~
真正的理解了什麼叫做陪伴,還有心理治療其實是自己治療了自己。自始至終,來訪者心裡都有答案的。
明媚:
在敘事中,吳老師的手勢也是要學習的。她從沒有單指指人的動作。而一些來訪者就有這個動作。
遠方:
敘事是在和風細雨中找到來訪者問題的切入點,不像精分,重在分析為什麼,敘事會溫情的帶動來訪者成長,重要的不是過去發生了什麼,而是現在該怎麼樣面對
清茶:
老師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時刻能引導來訪者發現自己的閃光點,發生的就是好的
如果不是發生在工作坊中,我擔心這個來訪者得說多長時間呀
村姑:
讓來訪者帶著怨恨責備來,帶著希望力量感激離開,諮詢的效果達到了。
來訪者最後的放鬆狀態說明她接受了那個總是承擔太多責任的自己,並帶著改變的希望離開了。太有收穫了!羡慕嫉妒恨!
只有對個案掌控了,才能適時把握好細節。
明媚:
敘事者要有愛與包容的能力,跟隨來訪者,又不知不覺引導來訪者,這種引導又不著痕跡,這種與無力處的著力,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東營江南:
當時聽熙娟老師提問 有點擔心 諮客本身就是責任感太重 而敘事強調找到生命的力量 會不會強化了不喜歡的責任 卻沒有看到 不喜歡背後的抗拒和壓抑 只有接納了了責任並看到其寶貴之處 才能從平靜中找到責任是可以調整的

豆豆:
認為佔用別人的時間是不對的這位老師,在熙娟老師說完時間快到的時候還說了很久。她用行動讓我看到來訪者真的可以在諮詢師沒有任何的直接干預,只有陪伴的情況下找到自己生命的出口和力量。難怪最後吳老師那麼享受開心的看著她。
不輕易表達和感謝的她在最後竟然選擇用一個擁抱結束了整個訪談,熙娟老師的支持,堅定地陪伴和欣賞,讓我覺得敘事中把權利交給來訪者真的很重要,很有意義。其實也為我自己的生活找到了出口和一種新的表達方式。
熙娟老師也讓我明白,將一個故事豐富是多麼的可貴和重要,就像在這位來訪者敘述的整個過程中其實有很多的點,可是熙娟老師能夠始終圍繞一個點,將這個點豐富,然後讓來訪者帶著希望離開訪談,好有力量。
豆豆對東營江南說:“只有接納了了責任並看到其寶貴之處 才能從平靜中找到責任是可以調整的”好喜歡你說的這句話
豆豆對悠然說:引導來訪者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真的好重要 頂你這句話
豆豆對心法自由說:雖然有難度,可是我們還是開始嘗試開始豐富我們的支線故事呀,總有一天就會變成我們自己的。
悠然:
通過對熙娟老師這個詳細的個案訪問,我瞭解了敘事療法的基本結構,外化,解構,重寫。老師對特殊事件的貼近,真誠的陪伴,耐心的傾聽。讓來訪者在老師的引導下,對問題的思索,讓生命的脈絡越來越清晰,從而是來訪者解決自己的問題。整個過程讓我再次體會敘事的態度魅力。
敘事讓我明白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陪伴是很重要的,只有在溫暖、耐心的陪伴中,來訪者才可以訴說,才可以放鬆自己。
飛行:
每個問題都重在激起來訪者的思考,其中有多處思考性的停頓。結束時來訪者情緒高昂的陳述可見變化之大。
雅睿:
熙娟老師先外化了那個看到別人的需要也就是責任心對來訪者的影響,一步步通過貼近的問話,解構了責任心,讓來訪者看到責任心是這麼的寶貴,當來訪者接納了自己的責任心,並且看清了原來自己和責任心的關係的時候,來訪者帶著對自我較期待的認同,充滿著力量面對如何調整和責任心的關係!
煙雨江南:
熙娟老師在耐心的傾聽和陪伴中,像剝洋蔥一樣,去和來訪者一起探索生命中的核心部分,由小時候的責任,長大後的不會拒絕,帶來的那份小小的遺憾,讓來訪者覺醒,生命是可以靈動飛揚起來的,可以破繭化蝶的輕舞翻飛。老師的耐心傾聽的功力,不斷的豐厚支線故事,讓我們再次感受敘事的魅力。
紫璿:
除了真誠的陪伴、耐心的傾聽,熙絹老師溫情柔和的問話精妙絕倫,隱含著靈敏的洞察力和適度恰當的積極引導,讓來訪者一步一步的往老師期待的結果方向推進,最後完美的結束。
真水無香:
通過連續幾天的學習,我深刻的感覺到,敘事治療成功背後,治療師需要修煉、修煉、再修煉!
敘事治療師必須要有極大的人格魅力才能包容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讓無助的個案找到內在的生命力。
樂活人生:
這樣完整的案例對我們學習敘事很有幫助,看到個案如此放鬆地與熙娟老師談自己的生命故事,讓我好感動,也增強了信心。

感動:
在溫和中的交流,明確了來訪者的狀態和目標,在輕鬆的對話中,外化來訪者認為的責任(有一種套子困住自己的感覺,沒有快樂感的困惑)。進一步討論“責任”對自己小時的影響和作用;對現在自己的影響和作用,來訪者明白這是自己的選擇的結果;自己也可以有新的調整。
七十三:
對諮詢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諮詢師的陪伴。是來訪者說到哪兒,諮詢師聽到哪兒。“來訪者說什麼,諮詢師聽什麼。”這是自己以後在諮詢中應該恪守的。
諮詢師的語言幾乎都是來訪者的語言,很少中間有夾帶自己的“私貨”的。來訪者聽到這樣的回饋與問話,會感受到自己被真正的被尊重了,被理解了,被懂了,而且還會越談越深入,越來越投入。
敘事的大概模式是:通過談話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一般的來說,會將困惑與問題、困難,指向童年過去。然而童年發生的問題,來訪者帶著問題生活到現在。來訪者自己的內心就一定有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這種力量或種某種想法,一般的是他自己沒有意識到的。諮詢師就陪伴著來訪者思考、探索。找到的這種新力量,然後再展望一個更加長遠的未來,將問題或困惑進一步縮小,或者將問題或困惑轉變成為更強大的正向積極力量。
第六天課程
第一節 寫信與局外見證人技術
一、敘事的寫信的技巧
如何用敘事寫記錄,不產生病理化的標籤?
第一,寫訪談的談話記錄。
第二,寫信給來訪者,來訪者自己寫體會。
我很好奇,上一次我們說自我照顧方案,不曉得你後來進行得怎麼樣?上次聽到那個80歲的李燕老奶奶是這麼樣的智慧有彈性……不曉得你回到家有沒有新的想法
重點是豐厚在會談裡的特殊意義事件,或者沒機會問,可以在信件裡說,好奇
通過檔案記錄,可以給後來的來訪者提供許多有益的、積極的借鑒——感受到許多人都有自己的寶貴故事,自己的問題也和許多人的故事一致,就會產生共鳴的。
老師沒有辦法給你增加信心,但老師可以陪伴著你。
婆媳關係可能改變不了,但自己的心可以放下,自己的心給理清了,就會有鬆動的。
生命的問題可能不是一下再就解決了,有的生命問題可能需要五年、十年才能解決渡過,著什麼急啊?
解決不了問題,但有力量可以面對問題了,這就很好了。
重點是豐厚在會談裡的特殊意義事件,認清自我的期待是什麼。
信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信可以只寫幾句,但效果很好的。“禮輕情意重”
寫信的問題——如果來訪者不留地址如何辦?
跟個案建立的關係後,如果寫信有效果,就寫好了下次給了。
以前的傳統看法是:錄音、錄影的資源是專家的。
而現代的趨勢是——這些資源也是個來訪者的。這更加後現代化——尊重。
現場學員的經驗分享——發手機短信!用手機短信的形式來代替信件。
用兩張手機卡。一個自己的諮詢工作卡,工作時間開機。另外一個是私人的卡。
二、敘事的局外見證人技巧
局外人見證團體:
邀請好朋友:“這個人成為你的好朋友,他的最寶貴的是什麼”
但見證人如果運用不好,傷害特別大。見證人一定要見證好的、寶貴的地方,而不是見證問題。
局外見證人有利於強化來訪者的自我認同。
透明化——觸動我們的哪個方面與我們自己的經歷有關,如果個案知道觸動點的背後背景,就瞭解更多了,是透明化。
遷移——新的自我認同,有力量的自我和問題自我之間的連接。
輕易的下結論——你好棒這樣不敘事。敘事的精神:你好棒,這種棒的感覺會給你新的感覺是什麼?
局外見證人不是鼓掌隊,不是建議團。
局外見證人重點談來訪者的問題,不要談自己的過多的事情。
局外見證人也需要注意不要帶個人自己的價值取向。
第二節 熙娟老師現場兩次案訪談(一)
溫馨提示: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熙娟老師的諮詢問話上。注意力不要過多放在個案的故事上。
第1問:
我好奇的是:是怎麼樣的想法讓你想到接受訪問?
第2問:
看到了我的眼光,讓你下定決心接受。這樣的眼光是怎麼樣讓你感覺需要傾訴的?
有些笑容對你來說,是有意義的。
你想談些什麼?
第3問:
我聽到你剛才說,對未來是迷惘的。我想知道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是什麼讓你有這樣的感覺?
第4問:
我好奇的是,大家接觸到好多同學擴展了自己的想法。在你跟他們接觸中,有哪些東西擴展了你的想法?那樣的擴展是如何讓你感到自己的迷茫?
第5問:
可不可以舉些例子,你聽到了什麼,讓你說好像沒有這樣想過。
有哪些想法,讓你有這些想法?
第6問:
這一段我覺得蠻寶貴的,我想多瞭解。在過去都是希望知道答案,什麼是對、錯的,做做對的。在大學後,沒有絕對地對錯。這樣的變化是如何來你說的那個慌的?
第7問:
找的答案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是重要的。在小的時候能夠知道答案是什麼,我很想貼近這個價值。它在你成長的過程中這種思維如何陪伴你的?這種思維帶給你的影響是什麼?
第8問:
明確的路標和指示對你很重要。我如何才能靠你、瞭解這個方面?
第9問:
你是怎麼樣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在過去希望別人可以給你,是發生了什麼,讓你覺得要自己給自己,是什麼讓你有這樣的轉換,這樣的想法對你的重要性是什麼?
第10問:
現在在你的這個階段依然在探索。父母的路不舒服。你走自己的路是舒服的。你是如何來瞭解自己的路是舒服的、正確的?
第11問:
你是怎麼知道這種感覺是你喜歡的?
第12問:
別人的看法是如何影響你的那個自由自在的感覺?這句問話,將外化精神用到了家。
第13問:
當父母吵架的時候,你緊張,如果不能幫助他們,你會內疚。那個緊張,那個內疚是怎麼樣的?
有問題出來就外化。讓來訪者從問題中出來。
第14問:
我有個好奇,如果我問的不對,你就糾正我。我問別的其它問題。你做好孩子,讀好書,
是不是受到父母的吵架的影響?(是)——多談一些。
第一個封閉式提問。這個提問的目的在於確定、強調兩者之間的關係。
第15問:
看到做好孩子讀書,與父母的吵架聯繫在一起,有什麼新的體會?
第16問:
你自己內心的期望、渴望是什麼?
第17問:
對所有的事情都不畏懼,這些想法都是寶貴的。這些想法又是怎麼來的?
第18問:
你知道了自己的期待是什麼,當它們發生的時候對你的重要是什麼?
第19問:
評價是什麼?什麼樣的評價對你來說會是支持的?(思考,一點時間的沉默。然後回答)
第20問:
不太在意那些評價。你會怎麼知道你不會在意別人的評價?
第21問:
你去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不在意別人的評價,這樣的生活可以給予這個人,會帶來什麼,會是他生命裡的渴望
第22問:
勇敢,那個勇敢是什麼
第23問:
勇敢可以怎麼幫助害怕,去幫助害怕的選擇?
去承擔,就算是不好的結果,對於你去做自己,可以帶來怎樣的陪伴?
第24問:
嘗試做自由的自己,又可以帶來什麼?
第25問:
自己不是那麼差,去接受評價,看到評價的影響力在減弱,對於你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會帶來怎樣的幫忙?
第26問:
五年後的你有了一些對現在的你高興的地方在哪裡?
第27問:
五年後的你看到現在的你的哪些力量?
第28問:
五年以後的季宇對感謝現在的季宇是什麼,讓他五年以後不斷地朝向自己前進?
第29問:
五年以後的大哥哥季宇對現在的季宇最大的感謝是什麼?
第30問:
透過五年以後的季宇看到,對現在的季宇會帶來怎樣的陪伴?
第31問:
現在,所感到的堅定與開心,對你那個龍的感覺,有怎樣的相連?
第32問:
當大學的你聽到現在的這些話,對大學那個慌的季宇會帶來怎樣的陪伴?
第33問:
好像那個怕似乎在這個過程裡有一些變化?
第34問:
我想可能會做個總結。今天這樣的訪問,你的體會是什麼?這樣的訪問,可以跟你內心那個渴望的力量,可以做怎樣的連結?(做出選擇,不害怕選擇,接受選擇)
現場以敘事書信形式的進行回饋
第三節 熙娟老師現場兩次個案訪談(二)
第1問
可不可以說一說,是什麼讓你感覺那個失敗?
第2問
你說你自己做的不如自己的那些朋友。那你的孩子差在哪裡?
第3問
不愛學習,是如何讓你感覺失敗的?
第4問
壓抑是什麼?
第5問
覺得自己的失敗的。這樣的一個想法是如何影響你做為母親的感覺?
第6問
這個壓抑是什麼時間產生的?(孩子上學習)
這麼多年下來,這種不快樂、壓抑是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第7問
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是如何來幫助解脫的壓抑的?
第8問
希望孩子學習好,學習好是成功的,這個觀點從哪個地方來的?
第9問
男孩子或男人活的有品質、有理想的想法對未來他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幫助?
學習好,對社會有貢獻,有品質的生活,這樣的想法是如何來的?
第10問
你是如何將學習不好與生活不好聯繫在一起的?
第11問
你是一位想讓孩子過上好生活的媽媽。你希望這次訪談,探索什麼樣的內容?
第12問
在過去陪伴孩子學習,有哪些方式是説明孩子學習的,哪些方式對説明孩子學習效果不好?
第13問
想辦法幫助孩子學習,可是感受到孩子的學習還是不好。這種不好,帶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外化的技巧。
第14問
這些年在煩惱、壓抑的過程中,你是如何走的?(艱辛)艱辛在哪裡?
第15問
這樣的過程很不容易,我想多聽聽這個不容易。
第16問
我也不知道有沒有方法,但我想,我可以陪著你一起看看。
你是教育孩子的專家。
這十幾年的辛苦,你在不斷的想辦法,而且還在著擔心著。
我想知道,你這樣走過來,最最不容易的地方是什麼?在這麼辛苦下,你還持續經營自己的家,繼續生活?
第17問
希望在支撐著你。帶著希望,但孩子沒有改變。內心的心理路程很不容易。
第18問
如果我講錯了,你要糾正我。我感覺到一個位鍥而不捨的母親,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持你每天打電話和孩子聯繫?
第19問
我有一個好奇:孩子學習不好,母親是有錯的。這個想法是如何產生的?
第20問
哪些是自己的(家長)原因讓孩子學習不好了?
第21問
他學習不好,但他不放棄學習,這是從哪裡產生的(自己的不放棄)
你的這個不放棄,對他產生的影響是什麼?
第22問
雖然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有挑戰,有付出,但孩子的學習不理想。媽媽不放棄,引領了孩子領悟到不放棄。我看到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這讓我很感動。
我想邀請你看看,做這樣的媽媽最難得的在哪裡?(思考,沉默,哭泣……)
諮詢師對沉默的處理能力。堅決首先不說話。
第23問
這個愛是如何來的?愛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好在哪裡?
第24問
孩子除了學習不好,其他方面都好。這與愛的關係是什麼?(不是都失敗。)
什麼讓你感受到不是都失敗?
第25問
因為愛所以不是都失敗,這種新感受如何影響原來的觀點?
愛孩子,鍥而不捨的往前走,這種愛是如何而來的?
把孩子教育,愛是重要的。把愛帶給孩子,最寶貴的地方在哪裡?
母親的愛給孩子,會給孩子帶來最來生命的禮物是什麼?
第26問
母親的愛也會給孩子帶來價值與品質。這樣新的想法看原來的問題,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第27問
孩子找到自己的方法,孩子就會有變化——在愛的陪伴下,怎麼樣才能讓他找到新的方法?
第28問
你對孩子的愛一直都在。我陪著你一直看到愛的存在。這樣會對你看孩子的學習,有什麼樣的支持和陪伴?(放鬆的愛)
放鬆的愛和以前的愛,有什麼不一樣?
孩子大了,所帶來的觸動是什麼?
第29問:
放鬆的愛,在未來面對孩子,會和以前看孩子有什麼不一樣?
付出是值得的,那個值得是怎麼樣的?
第30問
我想問一個問題:懷孕的母親看到現在的母親,有什麼感受——最寶貴的地方在哪裡?
做母親真好——沒有徹底的失敗,這種新的感受對現在的母親有什麼樣的影響?
第31問
想通在哪裡?——一切都是一種經歷。
熙娟老師語:這會有什麼新的不一樣的感受?
局外見證人:應該談來訪者的故事中最吸引他的地方,在他腦中出現了什麼意象,給自己帶來什麼觸動,聯想到自己的什麼事情,學到了什麼,以及感謝來訪者的地方等
局外見證人的回饋:
第一,做母親做不容易。
第二,做母親真好。
第三,母愛是值得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